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3、结构表征结果
(1)扫描电镜分析
图5分别为放大1万倍和10万倍的CTS/MMT扫描电镜图。由图可知,壳聚糖呈片状堆叠、卷曲在蒙脱土的表面,其分布比较均匀,CTS/MMT复合材料的表面比较疏松,仍具有多孔结构。
(2)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图6为CTS/MMT材料的红外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CTS/MMT在1420cm-1处-CH2的C-H变形振动吸收峰和1445cm-1处-CH3的C-H变形振动,以及在1565cm-1和1610cm-1处出现的N-H伸缩振动峰,均属于壳聚糖的特征峰;在3630cm-1处的AI-O-H伸缩振动峰,以及在515cm-1、795cm-1、910cm-1等处的振动峰,均归属钠基蒙脱土的特征峰。由于说明CTS/MMT复合材料兼具蒙脱土和壳聚糖的特性。
(3)X射线衍射分析
图7为CTS/MMT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由图可以看出,蒙脱土仍保持较为完整的晶体结构,CTS/MMT在2θ=7.064°处出现衍射峰(蒙脱土结构的001峰),由布拉格方程计算得到其层间距为1.25nm,对比文献得知:改性所得CTS/MMT的层间距并没有扩大,大部分的壳聚糖没有进入层间,而是负载于蒙脱土的表面上,这,可能是由于反应原料壳聚糖的分子量过大,很难进入蒙脱土层间。
(4)热失重分析
图8分别为CTS、MMT、CTS/MMT三种材料的热重分析曲线。从图中a线可以看出蒙脱土的失重量很小,仅在温度达到600℃后才有少量失重,至800℃时总失重率约为6%,说明蒙脱土的热稳定性很好;从c线可以看出壳聚糖在105℃之前,因失去空腔内的结合水而出现轻微的失重;在200℃~370℃、400℃~570℃发生了严重的失重,主要是发生了热分解,壳聚糖分子中的C-N、C-C化学键发生断裂并以小分子的形式释放,至800℃时总失重率达98.39%;从b线可以明显看出复合澄清剂的失重率介于壳聚糖与蒙脱土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失重量逐渐增加,主要为壳聚糖等有机高分子的烧失,说明壳聚糖成功负载在蒙脱土上。由图可知,CTS/MMT总失重率为30.9%,经计算可得在105℃~800℃区间CTS/MMT失重率为28%,即为壳聚糖在蒙脱土上的负载量;此值小于理论计算值(38.46%),说明在复合改性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壳聚糖发生降解而流失。
三、结论
以壳聚糖(CTS)、蒙脱土(MMT)为原料通过复合改性制得CTS/MMT复合材料,并用于糖汁澄清脱色,以糖汁脱色效果作为验证指标,分别考察CTS/MMT的制备工艺条件对糖汁脱色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CTS/MMT的制备工艺,获得最优化条件为:温度在40℃、反应时间4h、壳聚糖的用量为2.5g、乙酸浓度为1.5%;影响脱色效果的主次因素顺序为:反应时间>乙酸浓度>壳聚糖的用量>反应温度。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失重分析对CTS/MMT进行结构表征,可知壳聚糖已成功负载于蒙脱土表面,但进入层间较少,CTS/MMT兼具蒙脱土和壳聚糖的特性,且仍然保持蒙脱土的多孔结构;根据CTS/MMT热失重率数据计算可得壳聚糖负载量为28%。这些均可为无硫、低温、高效的糖用澄清吸附剂及澄清工艺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2023年7月26日,江苏省样品前处理技术创新大会圆满结束,学而不止,伟业计量也将继续出席云南省样品前处理大会进行学习不断发展,更好的服务于顾客,共创共赢!
了解更多> >2023年10月28日,由伟业计量和安徽省环境检测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安徽省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环境监测技术交流会》在合肥圆满落幕。此次会议对于推动实验室内质量控制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了解更多> >11月18日,2020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圆满落下帷幕,伟业计量携自制国家标准物质新品惊艳亮相,吸引众多行业参展人士驻足咨询,场面异常火爆!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