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双纹须歧角螟(TrichophysetiscretaceaButler)俗称茉莉花蕾螟,属鳞翅目草螟科,是香精制造及茶叶加工原料作物茉莉花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幼虫主要钻蛀危害茉莉的新梢嫩枝、嫩芽、花蕾和花,造成空芽、花蕾枯萎、紫斑花等,重者被害株率可达80%以上,严重影响茉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据报道,双纹须歧角螟在广西省南宁市年发生14代,在云南省元江县年发生10~11代,在四川省犍为县年发生6~7代,在云南省元江县等地4—10月发生为害,7月、9月分别为第一、二代危害高峰,世代重叠现象明显,加之幼虫常隐蔽潜伏于茉莉花幼嫩枝梢、花蕾等处钻蛀取食为害,增加了害虫的监测和防治难度,防治时大量使用农药,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同时还易导致害虫抗性的产生和化学农药残留物的增加,直接影响茉莉花原材料的产品质量、外贸出口以及花茶消费的安全性。昆虫性信息素生物防治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倡导的一种用于害虫可持续治理的绿色防控技术,其原理就是利用人工合成模拟昆虫分泌的化学性信息素物质,配合相应的装置,干扰破坏昆虫雌雄个体间化学通讯交流系统,降低雌雄交配繁殖概率或下一代虫口密度,达到实现控制害虫种群的目的。由于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害虫性信息素技术被广泛用于测报指导用药,利用性信息素防治害虫常见有性迷向(干扰中断交配)防控和性诱杀(群集诱捕)防控2种方法,性信息素生物防治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其选择性,不仅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同时保护田间天敌种群,从而对非靶标害虫也有显著防控作用。在生产上,加强双纹须歧角螟成虫的性信息素诱剂及诱捕装置材料的筛选开发和田间应用试验工作,对监测其成虫种群发生动态、预测指导用药以及专一性开展害虫性迷向和性诱杀防控等方面意义重大,对持续有效控制害虫为害、减轻虫害损失,促进农药减量控害、提高产品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试验地点选择在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清溪镇灌引村、踏水村、渠成村等茉莉花生产基地常年双纹须歧角螟发生较重的种植区,选择当地茉莉花长势较均匀、栽培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成片区域作为试验区。
2012年8月20日,选试验地面积1334.0m2,应用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粘胶型诱捕器、双纹须歧角螟性信息素A4诱芯以及自制简易飞蛾型诱捕器做同田对比试验,粘胶型诱捕器的顶部为船型绿色塑胶材料,底部为涂布有骨胶的白色纸质材料,性信息素A4诱芯为聚氯乙烯(PVC)毛细管诱芯,长80mm,外径1.6mm,内径1.0mm。自制简易飞蛾型诱捕器为新型飞蛾诱捕器的雏型,其上部为20目铁丝网制成内置有诱芯的正方体,下部为纱网制成有开口的漏斗状物。于当日上午安装好粘胶型诱捕器和简易飞蛾型诱捕器各3个,各诱捕器中安装1枚诱芯,诱捕器之间间距≤15m,诱捕器底部与茉莉花植株顶部高度保持一致,试验设重复3次。
2012年9月28日,在试验区选择试验地面积1.33hm2,应用试验筛选出的粘胶型诱捕器,以及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双纹须歧角螟D型、Z型、M型、N型、O型、P型、R型、S型、T型、W型、X型、Y型等12种性信息素PVC毛细管诱芯做同田对比试验,当日进行安装设置,每个诱捕器内各安装1枚上述诱芯,同步设不安装诱芯的诱捕器1个作为空白对照,试验各处理随机排列,共设重复6次。
2012年10—11月,在茉莉花田间收集枝条上的双纹须歧角螟幼虫,进行室内人工喂养至成虫羽化,根据其特征人工筛选雌、雄成虫,收集48h内羽化的无外伤且未交配的双纹须歧角螟雌成虫12头,分成6组,每2头为1组,分别装入1个用20目铁丝网制成体积为9cm3的自制小笼里,投入浓度为10%糖水进行喂养,然后将其装入粘胶型诱捕器中进行诱捕雄成虫,同时与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粘胶型诱捕器及双纹须歧角螟D型、Z型、M型、N型、O型、P型、R型、S型、T型、W型、X型、Y型等12种性信息素PVC毛细管诱芯做同田对比试验,每个诱捕器内各安装1枚上述诱芯。10月24日开始安装设置,试验地面积1.67hm2,试验调查至第一头雌成虫死亡后为止,同步设不安装诱芯的诱捕器1个作为空白对照,试验各处理随机排列,共设重复6次。
在犍为县清溪镇踏水村、灌引村、渠成村茉莉花种植基地选择试验地面积26.67hm2,于2015年4月上旬开始实施,至9月10日结束。试验区分别设双纹须歧角螟性信息素迷向处理、性诱捕器诱杀处理、农民自防处理及对照4个处理。各处理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各区之间设置3m以上的间隔行。迷向处理、性诱捕器诱杀处理、空白处理设置在清溪镇踏水村、灌引村种植基地,农民自防处理设置在渠成村种植基地。各处理区设置如下:
(1)性迷向处理区。处理区成片面积7.2hm2,按每667m2设置20枚双纹须歧角螟迷向圈,迷向圈均匀挂置在茉莉花植株茎秆基部,每60d更换1次。
(2)性诱杀处理区。处理区成片面积7.5hm2,根据诱捕器及性信息素诱芯筛选试验结果,按每667m2悬挂设置4个粘胶型性诱捕器,每个粘胶型诱捕器内放1枚双纹须歧角螟专用诱芯,安放在茉莉花行间,诱捕器底部距地面约1m,每30d更换1次诱芯,诱捕器粘板视其黏性程度或根据诱集虫量适时更换。
(3)农民自防处理区。处理区面积7.3hm2,按照当地农民的施药防治管理习惯,在害虫发生为害期,应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常规农药开展生物化学药剂防控。
(4)对照处理区。选择与各处理区管理水平基本一致的基地面积4.0hm2,不悬挂迷向圈、粘胶型性诱捕器,不施用生物化学药剂控制虫害。
1.1.5 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对秋季虫害的防控效果
试验选择在清溪镇灌引村茉莉花生产基地,于2015年9月10日开始实施,至10月底结束,试验区分别设置双纹须歧角螟性诱捕器诱杀处理及空白对照2个处理。各处理区设置如下:
(1)性诱杀处理区。处理区成片面积10.5hm2,根据诱捕器及诱芯试验筛选结果,按每667m2悬挂设置3个粘胶型诱捕器,每个粘胶型诱捕器放1枚双纹须歧角螟专用诱芯,均匀挂置在树冠的中上部。调查时对各诱捕器视黏性情况及时更换粘板。
(2)空白对照处理区。选择基地面积4.5hm2,不悬挂粘胶型性诱捕器,不施用生物化学药剂控制虫害。
(1)不同类型诱捕器诱捕效果调查。于试验设置后的次日2012年8月21日,开始对诱捕虫量进行首次调查,其后每隔5d调查1次,至9月17日结束,共调查10次。诱捕虫量进行首次调查,其后每隔5d调查1次,至9月17日结束,共调查10次。
(2)不同性诱剂诱芯诱捕效果调查。于试验设置后的次日2012年9月29日,开始对诱捕虫量进行首次调查,其后每隔3d调查1次,至11月1日结束,共调查11次。
(3)人工合成性信息素与田间活雌虫诱捕效果调查。2012年10月25日,开始对诱捕虫量进行首次调查,其后每日连续调查1次,至11月3日结束,共调查11次。
(4)性信息素迷向和诱杀技术对夏季虫害的防效和对产量的增产效应调查。各处理于2015年7月7日开始调查,每隔7~10d同步调查1次,共调查9次以上。分别在性迷向处理区、性诱杀处理区、对照处理区的鲜摘花中抽样称取质量为500g的花朵,在农民自防区固定选取农户5户,分别从每户农户种植地中抽样称取质量为250g的鲜摘花朵,分别调查统计抽样花朵的总数量、被害花朵数量、有活虫的被害花朵数量,计算百(朵)花质量、被害花率、有虫花率、被害花有虫率、防治效果等。
(5)性信息素诱杀技术对秋季害虫防控效果调查。花被害率和枝被害率调查:分别在2015年秋季害虫发生为害盛期的9月25日、9月30日、10月25日、10月30日进行调查,对各处理区东、南、西、北、中各方位随机选取茉莉花总枝条50枝以上,分别调查其中的被害花和被害枝条的数量,共调查4次。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生物灾害科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是合成香料有机化学品,其合成方法已经被研究了数十年,但是高品质的顺式一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的合成在国内还未实现工业化,因此有必要对其合成方法进行总结。本文概述了以环戊烯酮为起始原料选择性地合成顺式异构体、以环戊烯酮的取代物为起始原料来合成顺式异构体、以五元环类手性物质为起始原料合成顺式异构体和电化学的合成方法四种不同的合成顺式异构体的方法。
了解更多>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是合成香料有机化学品,其合成方法已经被研究了数十年,但是高品质的顺式一二氢茉莉酮酸甲酯的合成在国内还未实现工业化,因此有必要对其合成方法进行总结。本文概述了以环戊烯酮为起始原料选择性地合成顺式异构体、以环戊烯酮的取代物为起始原料来合成顺式异构体、以五元环类手性物质为起始原料合成顺式异构体和电化学的合成方法四种不同的合成顺式异构体的方法。
了解更多> >夏季茉莉花的第一次为害高峰(7月下旬至8月下旬)时,性迷向和性诱杀处理对防花被害的平均效果分别为63.08%和77.45%,防有虫花的控制效果分别为66.65%和80.98%,2处理与农户自防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性迷向和性诱杀处理技术后,茉莉花的质量增加了4.01%~4.14%,第二次为害高峰(9月初)时,防效最高的性诱杀处理对防花被害和防有虫花的防效分别为38.88%和42.60%,对秋季蛀花、蛀枝的防效分别为39.99%和40.84%,防效有所下降。
了解更多> >夏季茉莉花的第一次为害高峰(7月下旬至8月下旬)时,性迷向和性诱杀处理对防花被害的平均效果分别为63.08%和77.45%,防有虫花的控制效果分别为66.65%和80.98%,2处理与农户自防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性迷向和性诱杀处理技术后,茉莉花的质量增加了4.01%~4.14%,第二次为害高峰(9月初)时,防效最高的性诱杀处理对防花被害和防有虫花的防效分别为38.88%和42.60%,对秋季蛀花、蛀枝的防效分别为39.99%和40.84%,防效有所下降。
了解更多> >夏季茉莉花的第一次为害高峰(7月下旬至8月下旬)时,性迷向和性诱杀处理对防花被害的平均效果分别为63.08%和77.45%,防有虫花的控制效果分别为66.65%和80.98%,2处理与农户自防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性迷向和性诱杀处理技术后,茉莉花的质量增加了4.01%~4.14%,第二次为害高峰(9月初)时,防效最高的性诱杀处理对防花被害和防有虫花的防效分别为38.88%和42.60%,对秋季蛀花、蛀枝的防效分别为39.99%和40.84%,防效有所下降。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