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烟草抗青枯病突变体153-K的抗性遗传及与农艺性状的关系(二)

发布时间:2021-07-18 10:24 编辑者:特邀作者周世红

利用U12、U22、U32、nW2、Dn对安徽、福建两个环境下的备选模型进行适合性检验,统计量达到显著水平个数最少及AIC值最小的模型为最优模型。统计结果显示(表2),安徽CB-1×153.K组合中,MX2-EEAD-AD、MX2-A-AD、MX2-AD-AD和2MG-EEAD分别有5、7、7、7个统计量与该模型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根据AIC值最小且统计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最少原则,确定MX2-EEAD.AD模型为安徽CB-l×153-K组合的最优遗传模型,即2对等显性主基因模型;同理,在福建病圃CB.1×153-K组合中(表3),MX2.ADI-AD和MX2-ADI-ADl分别有8、8个统计量与该模型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根据AIC值最小原则确定MX2-ADI-AD为福建CB-1x153.K组合的最优遗传模型,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

2.1.3 遗传参数估计

对安徽、福建两个环境下最适模型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表4),在安徽,群体平均数(m)为3.9687,第1对基因的加性效应(磊)为1.612l,显性效应为0。第2对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均为0,说明两对基因只存在加性效应。此外,i=jab=jba=l=0,说明两对主基因不存在相互作用。多基因的加性效应(d)为0.409,显性效应(h)为1.1795,以显性效应为主,主基因的遗传率为71.8l%。

在福建,CB-1×153-K中(表4),群体平均数(m)为3.4263,第1对基因的加性效应(da)为2.4959,显性效应(ha)为-1.5203,说明第1对基因主要表现为加性作用。在第2对基因中,加性效应值(磊)为-0.4969,显性效应值(hb)为-1.6512,则第2对基因主要表现为显性效应。对两对基因相互作用的参数值进行分析,加性×加性互作效应(i)为0.5268,加性×显性互作效应(jab)为1.6213,显性×加性互作效应(jab)为2.4962,显性×显性互作效应为1.6746,上位性效应均为正向,主基因的遗传率为94.74%,表明抗性主要受主基因作用,可在后代中稳定遗传。

2.2 153-K抗病性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1 农艺性状

对2020年安徽和福建田问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CB-1株高显著高于153.K(p<0.05)(图3A),叶片数与153.K接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图3B)(p>O.05),茎围显著粗于153.K(图3C)(p<0.05);CB.1节距在安徽显著高于l53.K,而两个品种在福建没有湿著性差异(图3D)(p>0.050因此,突变体153-K与CB-1相比,153-K的单株表型为整体较矮小,而叶片数无显著性变化。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烟草科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烟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烟草N亚硝基新烟草碱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