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烟草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引起的土传细菌性维管束病害,该病害易感染、传播快、毁灭性强。烟草青枯病-般在烟草生长后期发生,发病后烟叶产量显著降低,烤后烟叶青杂烟、光滑烟较多,化学成分不协调,严重影响烟草的品质,可用性明显下降。截至目前,青枯病已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烟田的主要病害。在我国,以云南、福建、广东、四川、贵州等南方烟区发病较为严重,某些年份甚至造成毁灭性损失,如:云南文山、临沧和保山等地。近年来,青枯病正在逐渐向北方烟区蔓延,在山东、河南、辽宁等烟区均已报道。
青枯病的防治主要有农业、化学和生物防治等措施,但均不能有效预防青枯病的发生与蔓延,且各种防治措施都存在不足及局限性,比如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等。因此明确烟草青枯病抗性的遗传规律,选育抗青枯病品种,是目前青枯病防治最基本、最有效、最经济的防治措施。
选育抗病品种,首先要有良好的抗源并分析其遗传规律。目前青枯病抗源来源十分狭窄,国内烟草青枯病的抗源主要是从普通烟草品种T1448A选育而来,由其育成的DBl01及其衍生的Cokerl39、NC95和Coker319是抗青枯病育种的主体亲本。本研究前期通过EMS技术诱变翠碧-号(CB-1)获得抗青枯病突变体材料153-K,将该突变体在温室和田间病圃进行青枯病鉴定,153-K均表现为高抗。因此,本研究利用153-K构建CB.1×153.K组合,并通过P1、P2、F1和F2多世代联合分析,探究153.K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以期为培育优质的抗青枯病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提高育种效率。
试验材料:抗青枯病突变体153-K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利用EMS诱变CB-1获得。以CB.1为父本,突变体153-K为母本,杂交获得F1代,F1自交获得F2群体。
试验于2020年在安徽省宣城市寒亭镇和福建省福州市宦溪镇两个病圃进行。田间种植行距1.2m,株距0.5m。P1,P2,F1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每重复10株。安徽F2群体调查205株,福建F2群体调查165株。
按照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行业标准规定的调查方法(YCT39-1996),以株为单位调查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
参照标准YC/T142-2010《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测量方法》和文献中所列方法对F2群体进行主要农艺性状调查,调查性状为株高、茎围、节距、叶片数。
采用MicrosoRExcel和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进行遗传分析。
况安徽Pl(CB.1)的病情指数为83.33,P2(153.K)的病情指数为22.22;福建P1(CB-1)的病情指数为84.79,P2(153.K)的病情指数为31.58。在安徽、福建两个病圃环境下P1(CB-1)对青枯病均表现为高感,突变体P2(153.K)对青枯病均表现为高抗。安徽Fl(CB.1×153.K)病情指数为90.65。福建F1(CB.1×153.K)的病情指数为90.64,且没有完全抗青枯病植株的存在,这表明青枯病抗性为隐性遗传。通过SPSS20.0软件对F2代各病级株数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卡方检验),发现直方图中频率分布有明显的波峰,且偏度约等于0,说明F2代各病级株数呈正态分布;Q.Q图检验看出各病级的频数基本分布在直线附近,进-步说明F2代各病级株数服从正态分布(图1、2)。该结果表明两个环境下的F2代均存在一定性状分离,可以进行遗传规律的分析。
利用P1、P2、F1和F2四个世代,对安徽、福建两个环境下的烟草抗青枯病突变体153-K的抗青枯病数量性状进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得到两个环境下的24种模型的AIC值、极大似然值(表1),根据AIC值最小原则选择最优模型。在安徽CB-1×153-K组合中,AIC值较低的有MX2-EEAD-AD、MX2-A—AD、MX2-AD.AD和2MG.EEAD;在福建CB-1×153.K组合中,AIC值较小的模型有MX2-ADI-AD和MX2.ADI—ADI,将以上模型作为两个环境下的备选模型。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烟草科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烟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烟草,N亚硝基新烟草碱
为有效地利用农业废弃物烟草秸秆,以烟草秸秆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氧化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并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和旋转流变仪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将其制成卷烟进行感官评吸。
了解更多> >目前研究所获得的抑制烟草青枯病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Actinobacteria)较少。本研究拟筛选可用于研制和生产防治烟草青枯病生物有机肥的放线菌,确定其分类地位。首先采用抑菌圈测定法从烟草(Nicotianatabacum)根际土中筛选烟草青枯病拮抗放线菌,然后通过其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遗传特征等多相分析来确定分类地位。
了解更多> >目前研究所获得的抑制烟草青枯病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Actinobacteria)较少。本研究拟筛选可用于研制和生产防治烟草青枯病生物有机肥的放线菌,确定其分类地位。首先采用抑菌圈测定法从烟草(Nicotianatabacum)根际土中筛选烟草青枯病拮抗放线菌,然后通过其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遗传特征等多相分析来确定分类地位。
了解更多> >目前研究所获得的抑制烟草青枯病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Actinobacteria)较少。本研究拟筛选可用于研制和生产防治烟草青枯病生物有机肥的放线菌,确定其分类地位。首先采用抑菌圈测定法从烟草(Nicotianatabacum)根际土中筛选烟草青枯病拮抗放线菌,然后通过其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遗传特征等多相分析来确定分类地位。
了解更多> >为探讨低钾胁迫下钙对烟株生长发育及钾素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室内水培法,以烟草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钾水平和6个钙浓度,分别测定烟株生理特征、根系钙离子含量和ATPase活性及烟株各部位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钾水平对烟株生长发育及钾吸收影响显著,低钾水平下的烟株地上部及根系物质量、烟株生理指标及各部位钾含量均低于常钾水平,低钾胁迫下烟株地上部及根系钾含量分别降低了71.80%~25.63%和88.68%~45.47%。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