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酵母β-葡聚糖是存在于酵母细胞壁中的一种多糖,占细胞壁干质量的40%~60%。酵母β-葡聚糖是以β-1,3一葡聚糖为主,β-1,6一葡聚糖为辅的一种混合多糖,其中85%左右为水不溶性。研究表明,酵母β-葡聚糖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效应应答剂,具有增强免疫力、激活免疫细胞、抗肿瘤、抗感染等功能。此外,酵母β-葡聚糖还可以抗氧化、抗辐射、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因此。酵母β-葡聚糖已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和化妆品行业中。
酵母β-葡聚糖通过分子间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致密的三股螺旋结构而不溶于水,水不溶性不仅制约了酵母β-葡聚糖的应用范围,也会影响其生物活性的发挥。为了提高酵母β-葡聚糖的水溶性,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修饰和改性研究。主要方法有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法门、辐照法和机械活化法;化学方法有羧甲基化、硫酸酯化和磷酸酯化;生物方法主要是酶法。酶法增溶改性是通过β-葡聚糖酶将大分子酵母β-葡聚糖酶解成小分子葡聚糖,从而增加酵母β-葡聚糖的水溶性,水解过程条件温和,不会破坏酵母β-葡聚糖的结构,对其生物活性影响较小。目前,用于生物法对酵母葡聚糖改性增溶的酶种类少,价格昂贵。本研究中,作者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两种不同的酵母β-葡聚糖水解酶,分别是β-1,3-葡聚糖水解酶Gly5m和β-1,6-葡聚糖水解酶BT3312。Gly5m来源于Saccharophagusdegradans2-40T,对于β-1,3-葡聚糖具有内切水解作用。BT3312来源于Bacteroidesthetaiotaomicron,对β-1,6-葡聚糖具有内切水解作用。通过两种不同的酵母β-葡聚糖的水解作用,可以降低酵母β-葡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率。
E.coli(大肠杆菌)JM109:用于构建和增殖重组质粒,作者所在实验室保存;E.coli(大肠杆菌)BL21:表达宿主,作者所在实验室保存;质粒pET-28a(+)(Kan+,T7启动子):作者所在实验室保存。
PrimerSTARDNA聚合酶、DNAmarker、T4DNA连接酶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盒:均购自TaKaRa(大连);各种限制性内切酶:购自Thermo公司:PCR引物:由生工生物(上海)有限公司合成,见表1;质粒小量抽提试剂盒:购自生工生物(上海)有限公司:酵母葡聚糖:购自安琪酵母公司。
1.1.3培养基
LB培养基(组分g/L):蛋白胨10,氯化钠10,酵母粉5;自然pH。制备固体培养基时添加2g/dL的琼脂。
TB培养基(组分g/L):蛋白胨12,酵母提取物24,KH2P042.31,K2HP0412.54;甘油4mL。
1)gly5m的获得:根据GenBank噬菌体的gly5m基因(基因收录号:ABD82280.1)由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全基因合成。
2)bt3312的获得:根据GenBank多形拟杆菌的bt3312基因(基因收录号:AE015928.1)由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全基因合成。
1)pET-28a(+)-gly5m的构建:设计引物Fl和R1,以合成的gly5m为模板PCR扩增得到上游带有BamHI酶切位点和下游带有Xho酶切位点的gly5m产物。用BomHI和XhoI对PCR产物和质粒pET-28a(+)进行酶切后,用T4DNA连接酶进行过夜连接,转化E.ColiJMl09感受态,挑取转化子测序,测序正确即获得重组质粒pET-28a(+)-gly5m,见图1。
2)pET-28a(+)-bt3312的构建:设计引物F2和R2,以合成的bt3312为模板PCR扩增得到上游带有BanHI酶切位点和下游带有XhoI酶切位点的bt3312产物。用BamHI和XhoI对PCR产物和质粒pET-28a(+)进行酶切后,用T4DNA连接酶进行过夜连接,转化E.coliJMl09感受态细胞,挑取转化子测序,测序正确即获得重组质粒pET-28a(+)-bt3312。
挑取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DE3)。挑取单菌落接种于装有3mLLB液体培养基(含有50μg/mL氨苄青霉素或卡那霉素)的12mL摇菌管中,37℃、220r/min过夜培养。种子液按2%接种体积分数转接至含50mLTB(含有50μg/mL氨苄青霉素或卡那霉素)的250mL三角瓶中,37℃、220r/min培养至OD60=0.6~0.8,添加终浓度为0.2mmol/L的IPTC诱导,诱导表达12h,收集菌体。
发酵液于7000r/min离心10min,分离得到上清液即胞外粗酶液。收集菌体,用质量分数0.9%的生理盐水洗涤,20mm01/LPBS缓冲液(pH7.5)重悬菌体,稀释至合适的浓度,超声破碎。13000r/min离心30min,分离得到破碎上清液,即胞内粗酶液。底物配制:20mmol/LPBS缓冲液(pH7.5),10mg/mL的酵母葡聚糖。990μL底物加10μL适当稀释的粗酶液于37℃水浴保温30min,DNS法测还原糖质量浓度。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采用天根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基因组,具体方法和步骤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所提取的菌株DNA利用核酸蛋白分析仪和Qubit荧光定量测定仪检测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并送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经电泳检测合格的DNA样品用超声波破碎仪随机打断成长度约为350bp的片段,经末端修复、加A尾、加测序接头、纯化、PCR扩增等步骤完成文库制备。
了解更多> >本文以燕麦β-葡聚糖为原料,利用疏水性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对其进行酯化改性,得到两亲性燕麦β-葡聚糖酯。通过探究硬脂酸酰基咪唑活化液的添加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得出当脂酸酰基咪唑活化液添加量6.50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0h时,酯化反应产物取代度最大,为0.133。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氢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所得结果均证明此方法可成功制备两亲性燕麦β-葡聚糖酯。
了解更多> >本文以燕麦β-葡聚糖为原料,利用疏水性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对其进行酯化改性,得到两亲性燕麦β-葡聚糖酯。通过探究硬脂酸酰基咪唑活化液的添加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得出当脂酸酰基咪唑活化液添加量6.50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0h时,酯化反应产物取代度最大,为0.133。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氢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所得结果均证明此方法可成功制备两亲性燕麦β-葡聚糖酯。
了解更多> >本文以燕麦β-葡聚糖为原料,利用疏水性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对其进行酯化改性,得到两亲性燕麦β-葡聚糖酯。通过探究硬脂酸酰基咪唑活化液的添加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得出当脂酸酰基咪唑活化液添加量6.50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0h时,酯化反应产物取代度最大,为0.133。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氢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所得结果均证明此方法可成功制备两亲性燕麦β-葡聚糖酯。
了解更多>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批准发布《燕麦麸皮》团体标准,标准编号为T/FDSA017—2021,自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