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监督员开展质量监督工作探讨

发布时间:2021-07-09 18:38 编辑者:特邀作者余秀梅

质量监督是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确保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举措。有效的质量监督不仅能及时识别不符合工作和潜在不符合项,采取有效纠正措施降低检验检测风险。本文结合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因素,如何发挥质量监督员作用,有效开展质量监督进行深入工作探讨,旨在提高质量监督有效性,为检测机构顺利开展质量管理提供借鉴。

0引言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017)4.2.5条文释义2:检验检测机构应设置覆盖其检验检测能力范围的监督员。质量监督员作为质量监督的实施者,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质量监督作为检测机构一种自我纠错活动的质量控制手段,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存在认识不够、监督员能力不足、监督重点不明确、监督结果未能得到有效评价和输入管理评审等问题,使得质量监督工作流于形式,过程简单内容空洞,不能及时有效识别并预防检验检测工作风险,不能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支撑作用。因此,为有效开展质量监督,及时发现检验检测过程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促进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工作探讨。

1质量监督目的及意义

开展质量监督活动,可以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规范检验检测行为、减少工作差错、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纠正检验检测过程中发生的偏离,确保检测机构能持续承担检验检测工作能力,及时发现不符合工作和潜在不符合项,确保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监督员的权力与职责

没有许可权的监督员,是无法履行其质量监督职责的,因而对质量监督员应以行政授权赋予以下足够权利:

1)暂停检验检测过程中不符合规定的检验检测工作权力;

2)停止无“上岗证”、“上机证”人员检验检测工作及无检定/校准合格标识仪器设备使用的权力;

3)对有疑问、已出的检验检测结果,有要求被监督人员解释和进行复检的权力;

4)对发现的不符合工作,有要求责任人/部门制定纠正措施、整改跟踪验证的权力;

5)对被监督人员有向检测机构提出奖励和追责建议的权力。

3监督员的条件及数量

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质量监督员应了解检验检测目的、熟悉检测方法和程序,懂得结果的评价。对被监督的工作应具有足够的经验,能够识别被监督人员不规范、不正确之处。一般应由资深的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技术资质一般应高于至少不低于被监督人员,经技术负责人授权,最高管理者批准、任命。

监督员的岗位设置应覆盖不同检验检测业务类型、不同专业范围(覆盖全检验检测领域),满足工作量需求为目的。应工作在检验检测现场,以便于了解检验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便于掌握最新动态,及时纠错,确保对连续性的检验检测活动实施有效的监督。

4监督对象及关注点

针对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仪器设备、消耗材料、检验方法、环境条件等设置质量监督员。人员监督应覆盖所有检验检测人员,包括签约人员及关键的支持人员。重点是在培的、新上岗的、转岗的、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可疑或不满意的、质量仲裁、发生客户投诉/抱怨的员工以及操作新标准、新方法或使用变更的标准方法、开展新项目检测以及检验检测对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项目的员工。重点关注对影响检验检测工作和結果的“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发生改变时所实施的监督。如实施偏离标准方法、操作难度大的样品、参数,检验检测过程中关键控制点、控制环节,出现临界值或超标值,使用新设备或修复后设备启用等因素。

5质量监督计划

质量负责人应负责组织编制质量监督活动计划,内容包括:被监督对象、监督方式、监督员、监督频次和时机、监督项目、监督内容、记录和结果评价等。监督员可根据各监督领域的自身专业特点对质量监督计划进行细化,确保计划内容可操作性。

6质量监督内容

6.1人员监督

6.1.1人员能力确认

检查被监督人员从业资格是否能满足岗位要求,是否通过了培训考核,在培人员的初始能力和在岗人员的持续能力是否得到有效评价、确认。

6.1.2操作能力确认

监督检验检测人员是否能按照标准和作业指导书正确实施检验检测活动,能否规范操作、正确填写各项记录,准确处理检测检测数据、结果。

此外,对诸如合同评审、样品管理、报告管理、设备采购等人员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监督。

6.2仪器设备监督

6.2.1正确使用“三色”标识

检查仪器设备“红、黄、绿”状态标识、查看内容填写是否规范、完整,是否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使用,维修、保养、使用记录是否得到妥善保管。当发现仪器设备处于超期或未检定/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以前测量和试验结果有效性进行评估,记入相关文件。

6.2.2仪器设备选择监督

应检查检测人员选择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符合标准、规范及方法等对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查看人员是否正确按照标准或作业指导书等规定进行操作,使用的标准或作业指导书等是否受控、现行有效。

6.2.3仪器设备记录

查看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记录填写是否及时,内容是否完整、准确,是否具有可溯源性。

6.3对标准物质、试剂、消耗材料等的监督

6.3.1对供应商及其产品的确认

供应商应具有合法资质,能提供产品合格、稳定的货源,具有独立供货能力及通过定期评价信誉良好,并已纳入检测机构合格供应商目录。

6.3.2对标准物质、试剂、消耗材料等验收

查看标准物质、试剂、消耗材料等是否有购进验收记录。对影响检测结果的试剂、试药、试验用水等,应重点监督其主要技术指标是否通过了质量检测或验证,是否能满足标准、规范及方法等技术要求。对于没有能力检测的品种,是否索取了该品种的检验检测报告以及合格证明等。是否定期收集检验检测人员对标准物质、试剂、消耗材料等在使用过程中对质量的反馈意见。标准物质是否能进行溯源验证,使用与存放的条件是否符合规定。与此同时,还应关注化学试剂的储存、使用安全,避免威胁检验检测人员的人身健康。

6.4检验检测依据监督

在用的技术标准应为现行有效受控版本。当检测标准、规范和方法等发生变更时,是否组织培训、考核和效果评价,如需要是否进行了技术验证,作业指导书更新等。同时质量监督应关注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通过项目备案标准、规范及方法的正确选择。在没有国家认可的检验检测依据时,可选择知名技术组织、权威文献公布的方法,但必须经过技术确认,确保非标准方法的可靠性,并经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使用。无论何种原因产生的检验方法偏离或采用非标准方法时,必须经过技术验证、授权和经客户同意并通过文件规定后才可允许使用。

6.5设施环境监督

当检验检测使用的标准、规范及方法有要求或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时,应监督是否具备监测、控制及有效隔离不相容检测活动区域等环境条件。当发现检验检测过程中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时,应提出纠正。如必要可责成检测人员终止检测活动,并对此间出具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做出判断和处理。与此同时,还要查看化学试剂与耗材的存放环境是否满足相关要求。

对于有污染的实验室,应设置污染区、非污染区并予以明显标识。对影响检测质量和高污染区域应有限制进人标识。应考虑对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环境的影响,不允许随便排放和丢弃而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7质量监督评价

质量管理部门应通过定期对质量监督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充分利用好监督评价结果。对于有效的、符合的结果,应积极推广利用,指导检测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对于不符合的结果,要分析原因,落实整改,做好跟踪验证。在对监督评价结果加以应用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监督计划是否能覆盖所有检验检测业务领域,是否能做到监督目标针对性强,有的放矢;

2)对监督发现的不符合工作,应分析是个性问题还是因体系文件规定有纰漏而产生的共性问题。是否需要修订文件,增加人员培训。经过整改的前期问题是否不会再次发生;

3)监督员能力能否满足监督工作要求,对问题的判断、处置是否准确、有效,是否需要对监督员进行调整;

4)定期监督评价结果是否可被内部审核使用,并提供信息参考、工作思路借鉴,以增强内部审核的针对性;

5)监督评价结果是否可作为管理评审输入,为管理层决策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依据。

8结语

检测机构开展充分有效地质量监督,不仅能保证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同时也可预防潜在不符合工作的发生,降低检验检测质量风险和运行成本,维护检测机构的公信力和客户利益,提高检测机构整体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检验检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质量检验检测试剂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